作者:伍必胜 发布时间:2016-05-16
博物馆场景复区照明
正近年来,我国博物馆照明空间的场景复原区越来越多,这一艺术形式运用场景复原,浓缩情节,使陈列形象直观,生动,丰富,获得较好参观与教育效果
关于这一空间的照明形式,我们说明如下:
场景一般沿墙而建,由人物,场景,背景画等组成,空间形态较复杂
一般人物场景采用重点照明,但也配有照度较低的环境照明
背景场面采用洗墙照明,还原历史面貌.此处洗墙应均匀.若墙面反射率较高,洗墙照明亦可作为场景环境照明的补充
场景与背景区照明过渡要十分柔和,如此方能将实景与画景融合,营造丰富的体验感
以上图为例,我们分析一下场景复原的照明设计
首先,作为一个历史场景,有人物,仪式活动,背景画
场景色温我们选用3000K,背景有大面积的蓝天白云,我们选用色温高一点4000K,考虑不同色温应用同一场景,模型保护等,采用无紫外,红外辐射的LED灯具
场景中颜色丰富,较多的红色,天蓝色,故应选用高显灯具,同时注意R9>70
确定色温,显色性之后,开始布光
祭祀人物器物,人物采用重点照明,窄中光束角灯具投射.但注意不必全部照亮,有选择性地投光,避免通亮,形成明暗层次
墙面采用4000K洗墙灯,均布,均匀洗墙
地面与墙面之间,采用宽角射灯,实现照明过渡,设计照度应对墙面低一些,但一定要柔和,达到实景与画面融合,肉眼很难辨别
自然场景照明
自然场景在自然馆用得很多,许多历史类的博物馆也有应用,其场景自然景物,动物比较多,照明应营造一种白天太阳下的自然感觉
l 照明色温相对其它博物馆偏高,照度可适当提高
l 显色性要求较高,还原真实面貌
l 场景应用重点照明,展板照明,洗墙照明融合
以上图为例,这一个农耕的场景,配以背景画.场景前部有硅胶人,植物,展板等.针对该场景,照明设计如下:
作为一个自然场景,色温可适当偏高,选择4000K,显色90以上,场景中绿,蓝色较多,注意光源对这些景物的显色
照度重点照明区域可适当提高,达到400-500lx,场景照明可适当低一些,50-100lx
场景中有水,古人捕鱼场景,故灯具应采用防雾灯具,IP44或以上
场景中的人物,采用重点照明,三只窄角,一只中角灯具投射.由于下部是水面,有一定反射作用,灯具的余光可作为环境照明
植物等采用中角灯具,前方斜打光,形成侧光及阴影
背景采用洗墙照明,下部采用宽光过渡,与实景柔和过渡
场景前方的标牌,用窄角射灯照明,照度应在300lx以上,以方便浏览者辨识
立面雕塑照明
立面雕塑(包括雕塑墙)越来越多,其照明表现方式也各有不同
一般采用洗墙照明,将整个墙洗亮,然后根据内容,选择性采用重点照明灯具投光补充
另一种立面雕塑,表面相对平实,将灯具拉近,通过擦墙照明法,在墙形成自然的阴影,营造立体感
上图是一块抗战纪念雕塑,由于材料反射率不高,照度设计应高一些,背景可采用偏光宽角洗墙处理,此时照度应高一些,或者采用中角灯具组合投射,但注意光斑过渡柔和
人物采用重点照明,主要,次要人物不同处理,重点投射主要人物,其它人物场景可适当暗一些,形成对比,丰富层次
上图的立面雕塑相对平实,处理方法又不一样
l 将灯具拉近,采用擦墙照明,在雕塑立面形成自然阴影
l 擦墙照明会在靠墙在面形成一条光亮带面,恰好可用于地面场景的照明
l 选择局部场景,采用中角或窄角灯具处理
l 实际可看到两排灯具处理照明,标示牌用后排灯具投射